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西安保安公司 | 怎样提升保安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?
提升保安人员的职业认同感(对职业价值的认可)与归属感(对所在企业 / 团队的依附感),需打破 “保安是‘低端、临时岗位’” 的刻板印象,从职业价值显性化、权益保障可视化、团队情感联结化、职业发展清晰化四个核心方向发力,让保安人员从 “被动打工” 转变为 “主动认同职业、归属团队”。以下是具体可落地的措施:
一、重塑职业价值:让 “平凡岗位” 有 “不凡意义”
职业认同感的核心是 “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”。需通过 “明确工作意义、放大贡献价值、获得外部认可”,让保安人员意识到 “保安不是‘看大门的’,而是安全的守护者”。
清晰传递岗位的 “不可替代性”
入职培训时,不仅讲岗位职责,更要讲 “岗位价值”:例如,小区保安的巡逻能降低盗窃率(可举例 “某小区因保安及时发现异常,避免业主财产损失 XX 元”);商场保安的秩序维护能保障顾客安全(如 “节假日高峰时,保安疏导避免踩踏风险”);企业保安的门禁管理能防范商业信息泄露 —— 用具体案例让保安理解 “自己的每一次值守、每一次巡查,都在直接保护他人的安全与利益”。
制作 “岗位价值手册”:收集本公司保安的真实事迹(如救助突发疾病的老人、抓获盗窃嫌疑人、协助消防部门疏散人员等),配上照片和文字,发放给所有保安;在公司走廊、岗亭张贴 “保安守护瞬间” 的海报,让大家直观看到自己工作的 “成果”。
争取外部社会的 “尊重与认可”
联动服务对象(如小区业主、商场顾客、企业员工)开展 “致敬保安” 活动:例如,小区物业每年组织 “业主给保安送暖心礼”(如冬日手套、夏日凉茶),商场在节假日设置 “保安感谢墙” 让顾客留言,企业在内部 newsletter 中报道保安的突出贡献 —— 通过外部正向反馈,让保安感受到 “自己的工作被他人看见、被尊重”。
对接媒体宣传:针对保安的优秀事迹(如见义勇为、长期坚守岗位),联系地方电视台、报纸或本地自媒体进行报道(如 “XX 小区保安:365 天值守,守护千户平安”),打破 “保安职业无存在感” 的困境,提升职业的社会美誉度。
二、强化权益保障:让 “安全感” 成为归属感的基石
归属感的前提是 “在这个团队里有保障、无后顾之忧”。若保安人员面临 “欠薪、无社保、权益受损无人管” 的问题,再谈归属感便是空谈,需通过 “刚性权益落地 + 柔性福利关怀” 筑牢保障防线。
刚性权益:不打折扣落实 “法定保障”
明确薪酬与社保 “透明化”:入职时签订正规劳动合同,书面告知基本工资、岗位津贴、加班工资计算方式(避免 “口头承诺”);每月工资条清晰列出各项明细,确保不拖欠、不克扣;严格缴纳 “五险一金”,不搞 “三险替代”“自愿放弃社保” 的操作 —— 让保安人员知道 “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合同、有制度保障”。
建立 “权益申诉通道”:设立专门的投诉与反馈邮箱、电话(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或第三方监督),当保安遇到 “强制加班不给加班费”“被恶意投诉无人维护”“工伤赔偿拖延” 等问题时,能快速找到对接人解决;对反馈的问题,需在 5-7 个工作日内给出明确答复,避免 “石沉大海”。
柔性福利:让 “关怀” 触达生活细节
关注 “个性化需求”:例如,针对外地保安,可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员工宿舍(配备空调、热水器、洗衣机),解决 “租房难、租房贵” 的问题;针对有孩子的保安,可在寒暑假协调合作机构(如小区周边的托管班)提供优惠,减少 “照顾孩子” 的顾虑。
组织 “暖心集体活动”:每月举办一次生日会(为当月生日的保安准备蛋糕、小礼物);每季度组织一次团建(如户外野餐、羽毛球比赛、集体观影);春节前组织 “送年货 / 送车票” 活动,帮助外地保安顺利返乡 —— 通过 “非工作场景” 的互动,让保安感受到 “团队像家人”,而非单纯的 “同事关系”。
三、搭建职业发展通道:让 “岗位” 有 “未来”
很多保安缺乏归属感,源于 “觉得这份工作没前途,只是临时过渡”。需通过 “明确晋升路径、提供技能提升机会”,让保安看到 “在这个行业能长期发展,能实现自我价值”。
设计 “清晰可及” 的晋升体系
建立 “阶梯式” 晋升路径:明确从 “基层保安” 到 “保安班长”“保安队长”“区域安保主管”“公司安保经理” 的晋升条件(如:基层保安→班长:需工作满 1 年、无重大失误、通过应急处理考核;班长→队长:需工作满 2 年、能带团队完成任务、具备基础管理能力),并将晋升条件公开张贴在员工休息室、公司内网,让每个保安都知道 “努力的方向”。
晋升 “不唯资历,重能力”:在晋升考核中,加入 “实操能力测试”(如:模拟处理人员冲突、火灾疏散演练)、“同事评价”(如:是否乐于助人、是否遵守纪律),避免 “熬资历就能晋升” 的情况;对表现突出的年轻保安,可开通 “破格晋升通道”(如:工作半年内多次获得表扬、成功处置重大安全事件),激发其积极性。
提供 “能变现” 的技能培训
开展 “职业技能认证培训”:与当地人社部门、职业培训机构合作,为保安提供免费或补贴性的培训(如:消防设施操作员证、急救员证、保安师职业资格证),这些证书不仅能提升保安的工作能力,还能成为其 “涨薪、晋升” 的依据(如:持有消防证的保安可享受每月 200-300 元的技能补贴,持有保安师证的可优先晋升队长)。
拓展 “横向发展” 可能性:针对有兴趣的保安,提供 “跨岗位学习机会”(如:对监控技术感兴趣的,可学习监控设备运维;对管理感兴趣的,可协助班长做排班、报表工作),未来可转型为 “技术岗”(如监控主管)或 “管理岗”(如安保主管),避免 “一辈子只能站岗” 的局限。
四、营造 “被看见” 的团队文化:让 “个体” 有 “存在感”
归属感还源于 “自己在团队里是重要的,不是‘可有可无的螺丝钉’”。需通过 “及时认可、赋予参与权”,让保安感受到 “自己的声音被倾听、自己的付出被重视”。
建立 “即时性” 认可机制
推行 “日常表扬制度”:保安队长、主管在日常工作中,若看到保安的优秀行为(如:主动帮业主搬东西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),需当场口头表扬,或在团队微信群中公开肯定;每月评选 “月度优秀保安”,除了奖金,还可将其照片和事迹张贴在 “荣誉墙” 上,让全公司甚至服务对象(如小区业主)都能看到。
重视 “负面事件中的支持”:当保安因正常执勤遇到误解(如:业主不配合登记而辱骂保安)、甚至冲突受伤时,公司需第一时间出面协调(如:向业主解释执勤规定、慰问受伤保安),不要求保安 “忍气吞声”,更不 “为了平息矛盾而牺牲保安权益”—— 让保安知道 “公司会站在自己这边”,增强对团队的信任。
赋予 “参与决策” 的权利
定期召开 “保安座谈会”:每季度邀请不同岗位的保安代表(如:室外岗、室内岗、夜班岗)参加会议,听取他们对 “工作环境改善”(如:岗亭是否需要加装取暖设备)、“管理制度优化”(如:排班是否合理)的意见;对被采纳的建议,需公开告知并落实,同时给予建议人 “小奖励”(如:购物卡、额外假期),让保安感受到 “自己的想法能影响团队”。
让保安参与 “安全方案制定”:例如,小区新增监控点位、商场节假日疏导方案,可邀请熟悉现场情况的保安参与讨论,让他们结合日常执勤经验提出建议 —— 这不仅能提升方案的实用性,更能让保安感受到 “自己是团队的‘参与者’,而非单纯的‘执行者’”。
总结: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核心是 “双向奔赴”
提升保安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,本质不是 “单方面给予福利”,而是建立 “企业尊重保安、保安认同企业” 的双向关系:企业通过 “保障权益、明确价值、提供未来” 让保安 “有底气、有意义、有盼头”;保安则通过 “主动履职、认同团队” 为企业创造价值 —— 只有当双方形成良性互动,认同感与归属感才能真正扎根,最终实现 “保安稳定留任、企业服务提质” 的双赢。